当前位置:

文明创建铺筑民生“幸福路”
  • 来源:佛山日报·今日三水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8-14

文明创建铺筑民生“幸福路”

三水坚持民生导向原则,城市文明建设迎来质变,市民更有获得感

 

三水区命名2016年度“感动三水”道德模范。

 

   您觉得文明城市创建是不是有效改善了自己的生活、工作环境?100%的受访市民给出了“是”的回答。——今年8月,在佛山市第三季度创文测评问卷调查中,三水摘取五区第一。
  这是三水在创文相关测评中的再一次夺魁。观其背后,是三水6年来始终坚持民生导向原则,将文明创建定位为“放眼未来的常态化工作”常抓不懈的喜人成果。这些坚持和实践,渗透到三水城市的每一个细胞,持久的文明熏陶,迎来了城市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
  大街小巷更干净,城市管理更精细,市民素质更提升,志愿服务更渗透……生活在这座水韵胜地的老百姓,是三水文明创建的直接感受者。而他们对三水文明创建成效的肯定,从一个又一个的“100%”中可见一斑。
  城市管理:
    网格化精细管理提升城市品质

  “为人民管好城市”,是三水开展创文工作伊始即确立的主基调。纲举则目张,6年的创文之路,三水始终坚持从改善群众身边的环境做起,将创文与城市升级、城市管理有机结合,每年都加大力度为城市容貌扩容提质。
  三水规模最大、有30多年历史的西南市场,以及有着20多年历史的西南九小区升级改造,就是其中的典型范例。
  前日上午8时许,新西南市场人头攒动,陈权发老人拎着菜篮正在买菜。“干净,大气,和超市差不多。”老人说,自2014年市场改造后,他更愿意来这里买菜,不仅环境好了,选择也更多。
  九小区经过市政绿化提升、车位规划等改造措施,焕然一新,很多搬出去的住户又想搬回来住了。“现在的九小区,甚至比刚建成时还整洁、舒适、美丽。”街坊何伯说,以前他自己也经常乱扔垃圾,现在有很多垃圾桶,地面又收拾得一干二净,“实在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”。
  如今,走在三水的大街小巷,文明创建氛围浓厚。去年,三水更是首次将本土元素及手绘墙形式规模融入文明创建宣传,文明基因渗入城市肌理,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市民的文明素质。
  蝶变背后,是三水探索创文和城市管理融合共进的一条新路,通过构建“大创文、大城管”格局,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。2012年起,三水就已成立创文办城管办,将中心城区划分为16个网格,每个网格设置城市综合管理站。
  “将各个职能部门与社区挂钩,社区共建,使创文工作的责任更加明晰化、网格化。”三水区创文办副主任钟艺军说,网格化将环卫保洁、市场经营以及邻里和睦等创文的方方面面纳入到三级管理机构,实现精细化管理,提升城市品质。
  文明习惯:
    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更有人情味

  2015年起,围绕“善行三水”品牌,三水全面推进市民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,将文明根植城市肌理。3年后的今天,市民素质的提升与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脚步愈发一致。在硬件提升的基础上,三水市民身上的文明“开关”被触发。
  2年前,年仅7岁的陈毅中在三水区“垃圾不落地”活动中,向商家派发垃圾桶和宣传单张。那次活动后,家长欣喜地发现了儿子的变化:在车上看到老人家会主动让座,看到同学有困难会主动帮助,会主动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面。
  陈毅中说,不仅自己不乱扔垃圾、浪费粮食,还带动身边的同学、朋友也一样做。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身体力行,把文明行为、文明理念传递给社会上的每一个群体。
  每个上班日,沙头居民林尧方都要经过健力宝路和环城路交汇的路口。近两年,他发现市民乱穿马路的现象改善了很多:当行人灯变红时,即使没有车,行人也静静等待着红灯变绿。“以前是凑够几个人就过马路,不管红灯绿灯。”在林尧方看来,这种变化是城市文明不断提升的体现。
  到了就餐时间,西南中心城区内,不少饭馆、餐厅座无虚席。上个月的一天,市民黄先生和家人到三水中旅酒店用餐,看着桌上剩下的大半碟排骨、鸡肉,他立马领来几个打包盒把剩菜装起来。“把那两条菜心也打包了。”92岁的老父亲指着蔬菜盘子说。中旅酒店宁经理表示,现在市民都会自觉打包剩菜,已经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,即使是婚宴酒席都会打包,尽量做到不浪费,这跟过去在乎面子的做法不同。
  善行并不是一句口号,在“善行三水”系列活动之中,贵在践行的行善精神显露无遗。善行的背后传递着文明素质,培养文明习惯,践行文明行为,推动三水市民素质提升,构建起一座富有人情味的文明城市。
  志愿服务:

    雷锋精神落地生根志愿服务蔚然成风
  “志愿者,比子女还要亲!”说起三水常青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,独居老人泉叔总是赞叹不已,志愿者早已成为泉叔的依靠。
  今年1月21日,小年夜,常青志愿服务队30多名志愿者,分别到6户服务对象家中搞卫生、贴对联、送红包。但到泉叔家时,志愿者发现他呕吐不止,于是立即将他送到了医院。
  为了妥善照顾老人住院,服务队队长莫才好井然有序分工,志愿者有的办理饭卡,有的回家取日用品,她则守在病床前,为泉叔接呕吐物、漱口、清洗。临床的老人夸赞泉叔“你女儿真细心”,他却感动地说:“她是个志愿者,但比女儿还要亲!”
  在三水的志愿服务中,党员志愿者是一支少不了的中坚力量。就在上个月,三水举办“党员志愿在行动,青春帮扶送清凉”活动,在爱心企业的捐赠下,为环卫工人、困难群众送去风扇150台、凉茶1000箱、矿泉水300箱。“谢谢你们啊。”在95岁的胡婆婆家里,志愿者还入户为她安装风扇,让她感到“清凉”。
  本月初,佛山命名2017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。三水区常青志愿服务队被授予“最佳志愿服务组织”称号,其副队长卢美英也被授予“最美志愿者”。一同被命名的,还有5个社区、项目与志愿者。近年,三水的志愿者已收获了不少荣誉。
  从最初的18名志愿者,经过22年的发展,三水区志愿者联合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注册志愿者4万多人的志愿服务组织,建立起了区、镇街、村居三级志愿组织,并设立了普法、消防、医疗、科普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40多支,建立了全市第一支创文志愿服务队和社矫人员参与的志愿服务队,形成了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志愿者组织网络。
  走过22年奉献岁月的同时,志愿服务在三水这座城市早已蔚然成风,雷锋精神更是落地生根。

  三水经验
    四大机制助推文明创建常态化

  2015年,佛山成功取得“全国文明城市”金字牌匾。此后,三水进入“后创文”时代,在建立四大制度上下足功夫,推动创文工作规范化、常态化发展。
  一、建立创文考核机制,狠抓顶层工作的部署
  把三水65个创文责任单位划分为镇街、区级责任必检单位,区级责任抽检单位三大类,明确各责任单位创文工作考评办法,将全区创文工作目标分层次、划阶段地与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直接挂钩。
  二、建立分组巡查制度,狠抓常规工作的落实
  每周,三水都对社区、公共广场、公园、主干道、背街小巷、集贸市场等进行实地巡查督导,做到以问题为导向,以市季度测评和区督办为抓手,重点围绕薄弱环节、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日常巡查,巡查的范围逐渐向农村倾斜。
  三、建立督查督办机制,狠抓重点工作的推进
  出台《三水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督察督办实施办法》,以建立督查台账制度、督查“三通知”制度、督查事项归口管理制度和首接责任制为抓手,把公共设施维护、公益广告设置、市民文明素质、满意度调查、学校村居文明氛围的营造、台账完善等等作为督办的重点。
  四、建立信息报送机制,狠抓部门联动的沟通
  制定《三水区创文信息报送工作制度》,规范创文信息和365体育在线中文网等门户网站信息的报送和发布,对信息报送工作实行量化考核,定期通报,不断提升报送数量和水平,搭建各镇街与各区级责任单位联系沟通的桥梁。
  

    传递正能量:

   点滴善行汇成正能量的海洋
  近日,2017年“感动三水”道德模范推荐命名活动启动,各镇街、单位、村居又一次掀起“寻找身边正能量”的热潮,希冀挖掘出更多的好人好事。
  三水向来重视好人好事的挖掘。早在2011年,三水区文明办就发起“三水好人”和“感动三水”十大人物推荐命名活动,相关活动至今年已走到了第7届。过去6年的涓涓暖流,再次汇成爱的海洋。
  就在上个月,三水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中芳入围2017年二季度“广东好人”评选。今年3月,他在高铁上出手相救,以丰富的临床经验,帮助一位发病乘客度过难关。他也为此被命名为“最美佛山人”。
  “每一次这些评选活动我都有参与投票,好人好事中呈现出的高尚品德,总会让人心情激荡。”在好人精神的感召下,三水市民郑燕忠毅然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,致力关注和帮助残障人士。
  “中国好人”冼玉转,也是2012年度“感动三水”人物。她说,三水的好人精神DNA,都以每年一次的命名活动为载体,源源不断地传递着。“佛山十佳美德之星”邝志刚也说,看到三水好人群体每年不断地壮大,影响到越来越多市民,他也感到很欣慰。
  截至目前,三水共有1人获评“中国好人”,1人获评“广东好人”,40人获评“佛山美德之星”、“佛山好人”和“最美佛山人”,81人获评“感动三水”道德模范及提名人物,19人获颁好人好事“点赞证书”,“好人库”人物不断增员。他们在三水全社会形成“人人向善、人人行善”的道德风尚,展现了“善行三水·大爱之城”的城市形象。
  三水区文明办主任岑浩仪表示,近年来,三水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好人好事,体现了三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城市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城市,区文明办将鼓励更多市民、团体多参与善事、挖掘好人,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,将三水打造成正能量的海洋。

   广海大道西,道路边墙壁上绘制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画。

 

     数 读
    三水文明创建成效
  1.升级改造27个农贸市场。
  2.城区重点道路每天实行24小时保洁。
  3.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、村庄保洁覆盖率、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均为100%。
  4.80%以上的餐饮企业、饭堂参与“文明餐桌”行动。
  5.注册志愿者数量超过4万人,志愿服务队伍40多支。
  6.有公共自行车站点64个、锁柱1960个、公共自行车1400辆,使用量每天20000人多次。
  7.在建筑工地、桥洞、立柱、候车亭等设置创文公益广告近3.8万平方米,新增5000多块自主设计宣传牌、6500平方米手绘墙。
  8.推动诚信建设,共创建65家“三水区诚信经营示范店”。
  9.建设“公民道德修养课堂”100多个。
  10.三水供电局获评“全国文明单位”,西南街道木棉村获评“全国文明村”,西南街道文锋西社区获评“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”,近10个单位获评“广东省文明单位”、“文明村镇”,600多条自然村建成“新农村示范村”。
  11.1人获评“中国好人”,1人获评“广东好人”,40人获评“佛山美德之星”、“佛山好人”和“最美佛山人”,81人获评“感动三水”道德模范及提名人物,19人获颁好人好事“点赞证书”。
  12.区级投入3000万元,2017~2018年建成15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,形成至少2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线或示范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