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段话信息量很大,首先官方承认了球员躲进更衣室的事实,其次明确说了原因,就是热得受不了,最后还强调,这是破天荒头一遭,以前没人这么干过,但为了球员健康,他们觉得值得这么做。
到了下半场,也许是为了表达对场上队友的支持,也许是被外界关注到了,多特的替补球员们还是回到了场边,但他们的防护措施很到位,不少人直接打起了伞,坐在遮阳伞下看球。
这个画面同样少见,职业足球比赛的替补席上,球员打着伞,像在海边度假。
现场球迷就更遭罪了,TQL体育场能坐两万六千人,那天只来了一万四千名球迷,这些远道而来的死忠,在烈日下暴晒了两个小时,有人受不了提前离场,有人晒得满脸通红,有球迷赛后吐槽:“这哪是看球,简直是军训。”
比赛的另一方,来自南非的马梅洛迪日落队,倒是展现了极强的适应能力,他们在35度高温下依然猛冲猛打,全场射门16次,控球率接近六成,一度压着多特蒙德踢,虽然最后输了,但赢得了尊重。
为什么要把比赛安排在中午12点这么热的时候?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国际足联,认为这是为了照顾欧洲的电视观众,因为欧洲和北美有时差,中午比赛正好是欧洲的黄金收视时间。
但这种说法并不全对,2025年世俱杯扩军到32支球队,赛制和世界杯一样,比赛密集,一天要安排四场,为了避免时间冲突,比赛时间跨度拉得很长,从中午12点一直排到晚上11点,总要有球队在白天最热的时候踢球。
这就苦了球员们,尤其是欧洲球员,他们的联赛赛季刚刚结束,本来应该开始休假,却要飞到美国参加世俱杯,顶着高温比赛,相当于被迫加班一个月,高温比赛正是他们抱怨最多的问题之一。
多特蒙德替补球员躲进更衣室看球,这个罕见画面背后,暴露的是赛事安排与球员健康保障之间的矛盾。当高温成为比赛的主角,连职业球员都不得不采取极端方式自保,这比赛本身的意义就值得思考了。
球迷们说得更直接:“安排中午12点踢球,国际足联这是人干的事吗?多特球员躲进更衣室,就是最直接的抗议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