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否曾遇到过这样一个难题: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中,您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型呢?是选择纯电动车还是插电混动车?续航里程是否够用?电池的寿命又是多少年呢?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调整,消费者的选择更加理性,但是一些早期购买的用户却因价格高昂而遭遇背叛。
据专家介绍,目前主流的锂电池组合新能源汽车的日历寿命大约在6-8年左右。但循环寿命则与充放电循环次数相关。因此,不同的车型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。纯电动车适合城市通勤,混合动力车则更适合高速公路往返。而氢燃料电池车具有快速加氢和长时间持续供电的特点,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汽车形式之一。
因此,不必担心电池寿命过短的问题,正确理解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的概念,将更好地为您的新能源汽车选择提供帮助。电动车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一辆出租车一年行驶10万公里,其电池充放电次数远高于一般乘用车。
举例来说,假设一台出租电动车的电池容量为60kWh,每次续航需要消耗20kWh,然而这已经是标准循环次数的2倍以上。所以出租车的电池衰减速度明显快于私家车,寿命也比较短。由此可见,电池的使用频次和里程是决定其寿命的关键因素。二者关系密切。这正好解释了为何消费者会担心2-3年就要换电池。
在电池内部,材料的选择、组件的设计、制造工艺等都会影响到电池的安全性、稳定性和循环寿命。目前正研发的新型电池,通过改进材料和工艺,寿命可比几年前提高2-3倍之多。未来电池科技的突破,也将直接延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。而在使用环境方面,高温、剧烈碰撞等极端条件也会加速电池的损耗。
就像人在高温环境下运动,会加速身体机能的消耗。外界温度对电池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。数据显示,当环境温度达到40°C时,电池的循环寿命会缩水一半。这种“高温衰老”现象,和人体在酷暑高温下中暑疲乏如出一辙。原因在于,高温会使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加速,产生更多副反应物质堆积。
就像我们在酷暑下,体内新陈代谢加速,乳酸等代谢废物堆积,身体接近死机。由此可见,无论是人体还是电池,过热状态都可能导致“性能衰减”。在夏日高温下使用电动车,建议尽量避免频繁快速充电。原因在于快速充电过程中,大电流在电池内部流动,发热量较大。这会导致电池温度快速上升,加速其“衰老”现象的发生。
因此,合理充电尤其是慢速充电,可以减缓其容量衰减,延长使用寿命。这对于电动车主来说尤其值得注意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电动车就很“娇贵”,在日常城市使用中你不必过于担忧。遵循科学的用车方法,电动车依然是极其经济环保的出行方式。然而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同时,也给后续的电池回收利用提出了新课题。
业内预测,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报废价值将达260亿人民币。这些备受“宠爱”又“疲惫”的电池去向何方?一种环保之举——再利用退役电池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,退役电池的问题备受关注。然而,专家表示,退役电池中的碳、镍、锂等原材料均可提取再利用,完全构成循环利用。
具体做法包括直接再利用、模组拆解材料回收等。这无疑是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的环保之举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相关回收企业正在加速布局,研发更经济的回收技术。同时,根据使用频率和里程特征,选配合适的电池类型也是很必要的。
较长里程的出租车和环卫车可选择高比能电池,而日常使用的私家车则建议低比能电池,单次充电续航里程180-300公里为宜。退役电池中的原材料可重新制造为新电池,也可用于储能领域等。对于性能衰退但结构完好的电池组,也可以继续使用。此外,退役电池的回收对于环保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在环保的大背景下,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退役电池的再利用问题。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,建设美好的家园。